top of page

13 慶節聖像畫系列  之六 

獻耶穌於聖殿
The Presentation of Jesus in the Temple

Exhibit6 獻耶穌於聖殿 羅家慧

羅家慧

Exhibit6a 獻耶穌於聖殿 鍾潔英.JPG

按梅瑟的法律,一滿了他們取潔的日期,他們便帶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獻給上主,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記載的:『凡開胎首生的男性,應祝聖於上主。』

(路2:22-23)

這瞻禮是以聖誕節後第四十天。按照舊約法律的規定,每個首生的男嬰,都屬於天主,但父母能透過祭獻把兒子贖回。同時,因為婦女分娩男孩的四十天內,視為不潔,在未滿取潔的日期以前,不可接觸任何聖物,不可走進聖所。之前稱為「瑪利亞的取潔禮」,梵二的禮儀改革後換了一個名稱,稱為「獻耶穌於聖殿」,重申此日屬於主的節日。

 

畫中顯示的人物相遇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內,站在聖殿的祭壇前。祭壇在帳篷下,壇上放着一本聖經,表示無論聖經和儀式,都需要聖神的更新。中間四柱半球形穹頂華蓋的建築物,代表天主神聖的領域。只有四十天的嬰孩耶穌,卻似細小的男人,祂沒有被襁褓包裹着,祂穿上一件小袍,露出了雙赤腳。聖母謙遜地把祂奉獻給西默盎手上。西默盎站在台階的略高層,身體向前傾,以雙臂接抱着小耶穌,他以一種敬畏之情迎接默西亞。聖母站在左邊,定睛注視小耶穌,她伸出雙手把耶穌奉獻,她一隻手伸出來,另一隻手則被衣服蓋着,表示她的奉獻和謙卑。在聖母右面有兩個人,第一位是八十四歲的女先知亞納,她的手指向小耶穌基督。亞納前來稱謝上主,並向一切希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,講論這孩子。若瑟站在亞納後面,若瑟以窮人的身份作奉獻,他手裡捧着的是兩隻斑鳩,而不是羔羊和鶵鴿作奉獻,所以,耶穌基督是在貧窮的家庭中長大的。

鍾潔英

這是我為《慶節》這本書所繪寫的第一幅聖像畫。坦白說當時心情是有點忐忑的,不知自己能否勝任,但內心又有一股力量催促自己去做。在作畫期間,通過不斷的祈禱,和主內兄弟姊妹的提點,最終完成了三幅;因為一開始了,壓根兒不想停下來。感謝主!

 

在繪寫這幅聖像畫的時候,我的心情是喜悅的,因為我看見了真光!

獻頭胎子於聖殿是猶太的法規,耶穌的雙親當然也跟隨了。但這個時刻為一些人是有特別意義:為西默盎來說,看看他抱著嬰孩耶穌憐愛的目光,肯定了自己生存的意義和目的已經完成了;為女先知亞納也一樣;為所有希望獲得救贖的人來說,這是恩寵的時刻。聖子道成肉身,界入人類的歷史,且以最謙恭無助的小孩子的方式降來,表示祂要與人類一樣、要與我們同在。 

 ---   鍾潔英

bottom of page